《美猴王》中,猴子看似主角,但在行为动机和性格成长上远不及小女孩“林”,事实上成了配角。图为《美猴王》剧照。
戴桃江
俗话说“好事多磨人。”在电影领域,“磨多”的概率大不是好事。经常撤档的电影是烂片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同样,一部策划已久,但制作几经波折的电影,可能会大打折扣。
动画电影《美猴王》早在2017年就开始筹备。最初是东方梦工厂开发制作的,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四年后,网飞获得了《美猴王》的经销权。
并披露了包括执行制片人周星驰在内的主创团队。然而这部动画电影的一波三折还没有结束,动画制作公司一换再换,终于在2023年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时此刻,
从《美猴王》这个动画电影的想法产生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在过去的六年里,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总部设在美国的流媒体公司,都在反复搞中西合璧,大部分都以惨败收场。“西方式为中国服务”处于两头不讨好的状态。
虽然选择《美猴王》作为第22届纽约亚洲电影节的闭幕电影,多少提高了一些观众的期待,但开播后,口碑良莠不齐,评分徘徊在及格线上下。很明显,
网飞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已经很难回应观众对这只中国最著名的猴子的喜爱。
“大人物”已经过时了。
近年来,西方电影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叙事模式和叙事视角,试图抛弃自古希腊史诗以来根植于西方文明血液中的叙事模式。
虽然“天赋使命的主角踏上征途,让伙伴克服困难,跌落谷底,自我觉醒,胜利”的模式并没有被完全抛弃,但在市场上已经不再一炮而红。超级英雄题材已经不在观众市场了。
将这种“男性主导”的理论应用于女性角色的尝试也被市场证明是无效的。“男主”的叙事已经过时了。
《美猴王》也在努力避免使用这种过时的叙事,但最后的效果就像一个只掌握了一种说话方式的人却被告知不要这样说话。结果他是倒挂的,“不会说话”。
《美猴王》其实讲的是两个故事,一个是传统“大人物”猴子天赋神力,开启成仙之旅的故事;另一个是普通女孩“林”主动为干旱的村庄向龙王求雨。她和龙王达成协议,帮他拿回锚针。
龙王为村子造雨,通过欺骗猴子达到目的,在龙王胡作非为的时候唤醒自己,帮助猴子重新得到锚针,消灭反派龙王。这两个故事被美国编剧笨拙地揉搓在一起,它们以一种像两股用来揉搓的面团一样的方式相互交融,交织在一起却又互不交融。
如果这是一个中国的故事,也许从林恩的角度来看会更流畅。然而,动画电影《美猴王》是一个试图面对世界观众的美国人的故事。它承受不了美猴王这个大名鼎鼎的市场号召力。
也担心不熟悉西游故事的观众不清楚猴子的性格,硬生生的把看起来像传记、背景故事的东西放在电影开头。猴子看似主角,但在行为动机和性格成长上远不如林,成了事实上的配角。
如果猴子能像小品里的陈佩斯一样反应到一半,就喊“我是主角!”这部动画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差的结果。可惜的是,尽管有周星驰的参与,猴子还是没能跳出来,斩断美国编剧此时安排好的命运。
从遇见林开始,故事的主角和配角就完全变了。直到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觉醒了自己,将影片推向高潮,故事才回归到猴哥与如来的西游故事主线。
换句话说,《美猴王》这部“男权”叙事电影,是由两个“半个”男权叙事构成的:一个是设定在女性人物身上的男权叙事,一个是阉割猴子的男权叙事。前半部分软弱,后半部分坚强,毫无生气。
是弱原创与不朽经典的强烈碰撞,就像两条大小不一的阴阳鱼,无法放在一起。
正因为如此,虽然《美猴王》丰富多彩,动作场面多,而且很吵,但观众还是觉得孤独。中国最伟大的猴子打不过过时的叙事。
“明星”味儿没了,观众不再为感情买单。
2005年,电影《功夫》在北美市场获得3000万美元票房,成为周星驰在北美最成功的电影。大多数人都知道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人们很难完全抛弃成功的经验。
最终落入一些实证陷阱。在《周星驰》的执行制片人《美猴王》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功夫”元素,比如铁线拳、包子婆,很多“星迷”也乐于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找到这些元素。
并且为了表示对“星爷”的喜爱,给高分《美猴王》。但是,客观来说,《美猴王》没有“明星”味。
《功夫》是一部功夫片,有很多漫画人物。人物很搞笑,但是动作场面很帅。《美猴王》中只有少数反派会被归为喜剧角色,角色塑造常规,缺乏原创性。
他们和《功夫》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动作场面很多。《美猴王》动作戏很多,但是没有一些经典的场面抓人眼球。就连反派进入高潮,演变成对抗战的场面也是马虎不得。
反派造型的失败,充分说明网飞《美猴王》披着东方故事的皮,却依然没有摆脱西方刻板印象的局限。龙王的外在形式和核心依然是儿童漫画概念中的西方龙。不同的是,西方龙王火,东方龙王喜水。
矮小的龙王在大决战的高潮场景中没有形成任何压迫感和威慑力,猴子干脆变身“大超人”轻松化解危机。
可惜不仅是动作剧,《美猴王》的文艺剧也是如此。在不同的环境下,周星驰通过台词设计引入段子的能力被完全封杀。《美猴王》该剧冗长枯燥的段落对塑造角色意义重大,
特别是增加角色的魅力,一点帮助都没有。猴子虽然台词多,可废话太多,让人觉得很吵。当时周星驰和猴子的组合是《大话西游》,是“至尊宝”。现在周星驰和猴子的组合只有唐僧了。
很难说每个人最后会不会变成他讨厌的样子,周星驰和猴子也不例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美猴王》年,周星驰和很多参演过“西方式中用”好莱坞作品的中国明星一样,
最大的作用只是作为扩大潜在受众的手段。
但是,对于已经完全沉浸在互联网营销中的观众来说,打情怀牌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有效了。即使是周星驰本人执导的电影,一旦达不到观众对“周氏喜剧”的期待,仅仅凭感觉是得不到好评和赞誉的。
更何况,在按照《美猴王》主线故事打造的时空里,基本没有周星驰那种需要跳出既定概念和空间去施展的漫画天赋的空间。矛盾的是,
《西游记》最后呈现的是一只行为动机薄弱、核心意志缺失的猴子,完全背离了《美猴王》这位具有真诚和叛逆精神的大圣,没有真正让自己解脱,陷入了最尴尬的领域。
东方英雄救不了西方叙事。
相对于老套的叙事和毫无吸引力的角色,《美猴王》的西猴限制郭华山随处可见的皮和椰子树,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手里拿着猴子和周星驰两张好牌,最后打得很烂。
《西游记》的失败,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西方影视存在的一些问题。
面对“大男主”叙事不可逆转的衰败,西方电影工业找不到一款可以行之有效的、可以被无限复制的新模式填补空缺出的位置,最终陷入一种“说都不会话”的混乱。为了能够继续从市场上吸金,
大量尚未被完全开发的英雄形象不断被推向观众。像一次毫无方法论指导的盲目实验,随意择取一些有过成功先例的元素进行混搭,并试图在混乱中让这些元素自行发生化学反应,
也不管反应结果有毒没毒就大量投放给观众看效果,效果不行就再换下一批元素并重复之前毫无章法的实验方法。这个混乱的实验场里看不到创新,也感受不到诚意,给人一种大家都想把工作让给人工智能的赛博朋克末世感。
近几年西方“大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表现也充分说明,更加重视个人情绪、更加关注社会议题的中国观众不再为缺乏情绪调动能力的“大男主”故事买单,
一度也被中国电影人奉为学习对象的西方英雄叙事如今也已是“英雄末路”。美国文化沉淀的不足使其经常不得不从其他文化中挪用英雄的形象试图救市,遗憾的是中国猴子并不能帮助美国人改变什么。
或许动画电影《美猴王》 糟糕的结果正是因为美国人不信猴子,也不懂齐天大圣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内核。电影是对猴子一次丑陋的消费,但中国最了不起的猴子并不会因此减损他的魅力,
他手中的金箍棒打碎的只有西方英雄叙事最后一层光环,让人看到里面干枯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