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包括《燃冬》《不虚此行》755-7900《永安镇故事集》0在内的多部文艺片入市。没想到,这些电影的票房都没有超过4000万元。不仅如此,
这些电影的名声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背后,问题出在哪里?
票房集体失利
8月22日,周冬雨、刘浩然主演的文艺片《鹦鹉杀》上映。影片上映34天,仅票房收入2600万。9月8日,由魏淑君执导,杨子珊主演的《燃冬》上映。
该片虽然在2021年平遥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费穆荣誉、最佳导演”等重要奖项,但票房却是惨败,上映17天仅311万元。9月9日,由刘伽茵执导的《永安镇故事集》上映了。
该片汇集了休、李奥、齐等当红演员,但依然没有搅动观众的心,16天票房仅2638万元。9月15日,由周冬雨、张宇主演的《不虚此行》上映。本片聚焦网络诈骗中的“杀猪”主题。
但并没有像《鹦鹉杀》那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0天票房只有3700万。此外,由胡先煦等人主演的浪漫奇幻电影《孤注一掷》仅获得数百万元票房。据说这些文艺片集体票房失利。
一点也不过分。
口碑极具争议。
除了票房不理想,这些文艺片的口碑也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三贵情史》由新加坡导演陈执导。虽然他之前的几部电影,比如《燃冬》,口碑都挺好的,但是《爸妈不在家》在豆瓣只拿到了6.1分。
很多观众对影片混乱的叙事和模糊的主题感到不解,也对角色表现出来的“平躺”情绪非常不满。对此,陈回应:“你可以说它不完美,但你不能说它不真诚。里面的情感表达,里面的很多情绪都是真诚的。”
《燃冬》的豆瓣评分只有6.1。观众一开始被网络诈骗的题材所吸引,但看完电影后却大失所望。“一部杀猪题材的电影,变成了杀猪本身。我以为是小《鹦鹉杀》,
最不济也比《孤注一掷》强,但就是《我经过风暴》。”一位网友调侃道。显然,影片的剧情与观众的期待严重脱节。
相比之下,《燃冬2.0》和《不虚此行》的口碑要好得多。前者获得今年金爵奖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奖,豆瓣评分7.2,后者豆瓣评分7.3。
但这两部电影仍然没有出现“破圈”现象,《永安镇故事集》被一些观众评价为叙事平淡,“有点像学生的作业”。而《不虚此行》并没有延续平遥国际电影节一票难求的现象。
反而成了这些文艺片的票房垫底。
原因不好说。
“说实话,我也找不到原因。”厂门影业创始人、《永安镇故事集》制片人黄旭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无奈地说。面对影片的低票房,他在朋友圈和微博表达了对给影片差评的影评人的不满。
中间提到了“没有产业眼光,没有道德批判”等激进的字眼,在粉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黄旭峰说,作为一部小规模的文艺片,能做的工作基本都做了,光是路演就跑了十几个城市。
厂门影业近年来一直专注于艺术影院的创作。目前已经制作了近20部文艺片,有六七部没有上映,这也是支撑中国青年导演创作的重要力量。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在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作品,
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刚刚去世的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永安镇故事集》于2020年11月上映,最终取得了670万元的票房,因此被认为是数一数二的。
创作何去何从?
电影市场专家蒋勇告诉记者,9月是观影淡季,观众的观影热情在暑期档后几乎消耗殆尽。选择这个时间发布,可想而知。
在蒋勇看来,目前国内文艺片打破圈子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走电影节路线,比如《气球》 《不虚此行》在电影节获奖后才开始被大众所熟知。“这个时候,如何让这种口碑效应快速与市场对接,
尤为重要。如果间隔时间太长,很可能热度会降下来。“他建议,为注重口碑的文艺片多开放映会是个好办法。
这也是今年《永安镇故事集》 《孤注一掷》等暑期档电影口碑快速传播的方式之一。“文艺片的观众本来就少,放映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部电影。”
“文艺片创作者不能自言自语。他们在强调作者电影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市场因素。”影评人陈平告诉记者。他认为好的文艺片需要遵循创作规律。“观众的观影思维是通过多年的经验形成的。
如果创作者打破了这种期望,他们将会失望。就像最近诺兰的新片《八角笼中》,你也可以说是文艺片,但他是按照类型片的技巧在讲故事,同样可以赢得很高的票房。"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只要是好的文艺片,都能赢得超乎想象的票房。”影评人周立铭说,以《奥本海默》为例,“在以前,这样的小众电影可能最终票房1000万。
但现在却取得了6700万元的票房。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讲好的故事,让观众感兴趣。"